xin_422080507162748416191.jpg

 

七夕節 ,又名乞巧節 、 七巧節或七姐誕 ,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 ,在農曆七月初七慶祝(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曆 7月7日),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。

 

 

江南

江南的刺繡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,將一根繡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,借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托浮,在月光照射下,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,哪一個波紋最複雜,就會繡出最好的作品,有時針上穿有紅絲,也是向七仙女“乞巧”。 唐代 詩人 林杰的詩《乞巧》說:“七夕今宵看碧宵,牛郎織女渡河橋,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盡紅絲幾萬條。”

 

西南

染指甲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。 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髮,傳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,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著找到如意郎君。

 

廣東

在廣東,人們六月便開始準備,把稻穀、麥粒、綠豆等浸在瓷碗裡等待發芽。 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,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。 七夕之夜,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,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和女紅巧物。

 

閩南

在閩南,當地人把織女稱為“七娘媽”,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。 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、肉,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。

 

香港

現時在香港 ,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,於七姐誕當日到紙紮店購買「七姐衣」,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。 而過往日子的婦女,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、豌豆或綠豆等物品,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。

在坪洲及西貢 ,分別有兩間七姐廟, 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 ,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。

 

台灣

七月七也是「 七娘媽 」的誕辰,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,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, 台灣人有拜「床母」的習俗,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,還會焚燒「四方金」和「床母衣」。 七夕大多反被商人炒作,變成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 ;除了在台南、 鹿港還保有做十六歲成年禮,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台灣已日漸式微。

 

日本

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便把農曆七月初七改為公曆七月七日慶祝。 陰曆的七月七日被稱為「舊七夕」。

 

朝鮮

孩子們以牛郎和織女為素材作詩。

向北斗七星祈求長壽與幸福。

 

 

 

2008527173111863_2.jpg

 

鵲橋

 

鵲橋是中國傳說中每年農曆七月七日 ,即七夕時,會有喜鵲在銀河上架起橋樑 ,讓牛郎和織女得以相見,稱作鵲橋 ,後來此一名詞便引申為能夠連結男女之間良緣的各種事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08ValentineDay_2.jpg

 

祝大家七夕情人節快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七夕 鵲橋 織女 習俗
    全站熱搜

    倪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